牡丹江黑木耳(特色林產品創下多個全國第一)
- 编辑:5moban.com - 18來源:黑龍江日報
“錦鱗在水,香菌在林,珍禽在天,奇獸在山”,曾有人這樣形容黑龍江。茫茫林海、綿綿金山,依托於廣袤浩瀚的森林資源,黑龍江的林產品發展之路生機勃勃。
俯瞰黑龍江省林產品發展版圖,東寧黑木耳,海林猴頭菇,通河大榛子,伊春紅鬆籽......無數地道的龍江特產已在全國林產品中脫穎而出,力拔頭籌,成為閃亮的金色名片。
年產6.4萬噸!全國第一大食用菌生產基地
黑龍江幅員遼闊、風景秀麗,特色美食尤其讓人流連忘返。在諸多美食佳肴中,少不了食用菌提鮮調味。
“食用菌是我省特色林產品之一,尤以東寧的黑木耳和海林的猴頭菇最為著名。”黑龍江省林業科學院副院長佟立君介紹道。
在牡丹江市東寧市,有全國最大的黑木耳生產基地和黑木耳大市場,年栽培量9億袋,年交易量10萬噸,百億級的黑木耳產業,讓“中國食用菌之城”、“世界黑木耳之都”成為這座小山城享譽全球的金色名片。在與其相距不遠的海林市,則被喚作“中國猴頭菇之鄉”。
據黑龍江省林業產業和對外合作服務總站負責人雷成浩介紹,作為全國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黑龍江省現種植食用菌69萬畝,有黑木耳、香菇、花菇、雙孢菇、猴頭菇,靈芝、鬆茸、羊肚菌等20多個品種,並且已經形成了從菌包生產、掛袋種植、集中采購,到成品加工、現貨交易、倉儲物流成套的完整產業鏈條。
“2021年,黑龍江省黑木耳、香菇等各類食用菌產量6.4萬噸,年綜合產值28億元。”雷成浩說。
林下黑木耳種植(圖片由黑龍江省林科院提供)
1120種道地植物中藥材!“寒地龍藥”創造多個第一
“小小刺五加,渾身都是寶。”在黑龍江省刺五加的主產區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刺五加作為黑龍江省道地中藥材之一,位居“龍九味”之首,其產量占全國市場份額的80%以上。
“刺五加可做藥用,也可食用,其嫩莖葉天然無汙染、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青睞。”佟立君表示,通過測定,黑龍江省所產的刺五加中紫丁香苷、綠原酸、刺五加苷E以及異嗪皮啶化學成分均居於國內首位。
近年來,黑龍江省大力開展以刺五加為代表的中藥種植,加強中藥材基地建設。目前,已經形成大慶、齊齊哈爾、哈爾濱東部山區、牡丹江及其東部地區、佳木斯地區、伊春地區、慶安鐵力地區等7大產區,主要栽培刺五加、五味子、人參、西洋參、關防風、關蒼術、白鮮皮、黃芪、平貝、關黃柏等20餘種中藥材。
據黑龍江省林草局統計,全省現有道地植物中藥材約1120種,其中載入藥典的約130種,2021年全省地方林區中藥材新增種植麵積28.6萬畝,總麵積已達144萬畝。
刺五加果實(圖片由黑龍江省林科院提供)
靈芝培育(圖片由黑龍江省林科院提供)
林果產業發展空間巨大,紅鬆籽產量全國第一
在佳木斯市樺南縣孟家崗林場紅鬆果林基地,蒼翠挺拔的紅鬆整齊排列,“我們林場有紅鬆果林1760公頃,每年紅鬆籽產量可達60萬斤,以市場價30元每斤算,可為林場帶來近1800萬元的經濟效益。”孟家崗林場副場長胡振宇高興地說。
“紅鬆作為東北林區特有的珍貴用材林樹種和果用樹種,不僅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紅鬆籽也因其超高的營養和醫療保健價值,被冠以‘長生果’的美譽,開發潛力巨大。”雷成浩說。
目前,黑龍江省約有80餘萬公頃紅鬆林,主要分布在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北部,紅鬆籽產量全國第一。
“除了紅鬆籽、榛子等堅果品種外,黑龍江省的漿果產業同樣不可小覷。”雷成浩表示,伊春藍莓、甘南藍靛果、林口沙棘……黑龍江省越來越多的林果種植、加工綜合性企業在市場上獲得知名度和認可度。
據統計,黑龍江省現有規模以上林果加工企業27家,年加工量1.8萬噸,生產的果酒、飲料產品正走出省外,銷往國內大中城市,速凍果、花青素等部分深加工產品更是遠銷日本、美國、捷克、韓國等國家。
鬆塔掛滿枝頭(圖片由孟家崗林場提供)
400萬噸!黑龍江省山野菜天然蘊藏量全國第一
野菜肴香飄四海,林海山珍傳八方。憑借好山、好水、好森林,無數集美味與營養於一身的山野菜自龍江黑土孕育而出,成為養生達人們的“心頭好”,和全國消費者供不應求的時令菜肴。
“我省擁有廣闊連片的大森林,環境汙染少,肥沃的黑土地和四季分明的獨特氣候,為山野菜的生長提供了絕佳優勢。”佟立君說,黑龍江省目前已開發種植蕨菜、桔梗、猴腿菜、黃瓜香、黃花菜、刺五加、老山芹、柳蒿芽等10餘種山野菜。
佟立君介紹,黑龍江省林區山野菜儲量豐富,天然蘊藏量達到400萬噸以上,蘊藏量全國第一,人工栽培麵積也突破了20萬畝,2021年全省生產的山野菜消費量5.5萬噸,實現產值12億元。
與此同時,黑龍江省山野菜產業也從種植向深加工轉變,構建起了以綏陽、亞布力、大海林、葦河等林業局為主的山野菜產業集群,催生了以開發即食、幹燥、凍幹、速凍等係列產品為主的龍江森工黑森、伊春綠源、豐林等山野菜重點加工企業。
“除林菌、林藥、林果、林菜四大主要產業外,黑龍江省的林下養殖業也尤為突出,黑龍江飼料資源豐富,氣候寒冷,適合各類寒地動物養殖,林下養殖肉類產品深受市場歡迎。”雷成浩補充道。
目前全省林畜養殖總量達到27萬隻,林禽養殖總量達到95萬隻,森林豬、森林雞、林蛙、鹿茸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北方高檔森林特色肉食品生產和加工基地正在形成,“林上生金林下銀”的複合式經營正在逐步開啟。
經濟林苗木培育(圖片由黑龍江省林科院提供)
來源:龍頭新聞
本文來自【黑龍江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