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產上崗前夜 跨越軟硬件“死亡穀”的人形機器人能否扛起“下一代生產力”大旗?
862025-07-05 07:26:28
張也在聽到丈夫不容置疑的一聲“不要回來就離婚”後,才明白什麽叫做“貧賤夫妻百事衰”,看起來好好的婚姻,夫妻倆都為了美好的未來奮鬥,可終究是這麽脆弱,終究是怎麽不堪一擊。
張也今年30歲,在一間網絡公司做人事工作,丈夫馬元錫34歲,在一家教育機構就職,平時家裏的收入都歸馬元錫管。生孩子之前,日子一直過得平平安安,而隨著生孩子再加上換房子,日子一下子就緊巴起來,夫妻倆常常因為錢或者其他一些小事就能吵起來。
而夫妻倆因為工作忙,所以沒時間帶孩子,而婆婆習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明確拒絕帶孩子,所以沒辦法,隻得由張也媽媽來帶孩子。
在丈母娘來之前,馬元錫和張也基本都靠外賣當晚飯吃,而丈母娘來之後,一日三餐基本她全包了,換著樣給女兒和女婿做,並且從未管他倆要過錢,平常帶孩子買的小零食也由她出了。
不過丈母娘有退休工資,這些花費對她來說也不算什麽,然而家裏的微波爐壞了,丈母娘沒跟夫妻倆說,直接從超市買了一個新的回來。張也之後後很不好意思,於是就從剛發的6000元工資裏拿了1500元給媽媽。
而張也也覺得這都是小事,於是就沒告訴馬元錫,可是當馬元錫知道這事之後,立馬就生氣了,讓張也把這錢要回來。
張也反駁道:“都是給兒子和家裏布置東西,拿1500元給我媽怎麽了?”馬元錫直接就說:“不要回來就離婚。”態度十分強硬。
張也知道丈夫除了平常的工作,周六周日還會繼續接一些私活,貼補家用,雖然日子不富裕,但也沒到沒法過的地步。而張也對小日子還是比較喜歡的,所以不想離婚,但是也絕沒有剛給媽媽的錢,立馬就要回來的道理。
這讓我想起周星馳在一部電影中的獨白:
原以為憑借我倆的關係,可以講一點感情,可到頭來仍是一場交易。
夫妻本是應該最了解對方,對珍惜對方的人,卻不曾想,僅僅為了一千多塊錢,就能被輕易說出離婚二字,不明白這段婚姻對馬元錫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麽。
其實有不少人還在說張也的是非。認為張也這件事應該先跟丈夫商量一下,然後再給母親1500元錢,這樣會更好之類的。
可是首先親女兒孝敬父母本就是天經地義,何況這些錢基本最終還隻會花在他們夫妻和孩子身上。
其次這些錢是張也工資的一部分,雖然是夫妻,但是也有自己的自由,特別是給自己的父母,即使作為丈夫也管不著吧。
第三,就是作為夫妻,憑什麽這麽要求妻子做事,不給妻子、甚至不給丈母娘半點情麵,似乎花費人家的都是天經地義,而花跟他相關的錢就不對。
說白了,這樣的男人就是自私,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婚姻還重。
雖然從張也的話語中能看出來她對這段婚姻感情頗深,然而“桃花有意,流水無情”,從這件事上就能看出一個男人的本質,即使這件事最終不了了之,那麽未來也會有更大的災難等著她,這段婚姻也長不了。
良好的夫妻關係,互相溝通雖然非常重要,但是也需要有互相信任,也需要有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就是即使什麽都不說,那麽對方也會明白和理解,這才是真正的夫妻該有的節奏。
1.把對方的父母當成自己的父母。
馬元錫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把丈母娘當成自己的父母,他的媽媽喜歡自由,那麽讓丈母娘來受累照顧孩子就真的一點表示都沒有,丈母娘照顧孩子,花著錢就是應該應分?
作為夫妻,如果丈夫對自己的父母若是沒有真愛,那麽對自己也不會有多少愛,畢竟人心總是“愛屋及烏”,因為對自己的感情一般,所以才不會把自己的父母當成父母。
2.對一些小錢不會斤斤計較。
張也月收入6000元,所以1500元隻是十分之一,並不算多,即使家庭拮據,這些錢也並不是十分多,又不是偷偷地拿了十萬八萬,所以作為妻子根本沒有必要和丈夫溝通什麽,給父母那點錢丈夫也根本管不著。
如果這點理解和默契都沒有,還斤斤計較,矛盾不斷,隻能說感情也就這樣,長遠不了。
婚姻中沒有絕對的公平,但是也要達到相對的公平,而在張也和馬元錫的婚姻中,我看出了很明顯的不公平,那就是張也愛著馬元錫,也愛著這個家,可是馬元錫愛著自己,也愛著錢。
所以這樣的婚姻長不了。
掙錢的目的本就是為了生活更好,夫妻更和睦,可是有很多人本末倒置,金錢隻能進入,不能花,好像一個守財奴一般,不知道掙錢為何,最終結果是人財兩失,好好的婚姻也毀於一旦。
而對待自私自利的另一半,妻子也不能單純地忍氣吞聲,美好的婚姻是經營得來的,沒有互相的理解和支持,再有錢的婚姻也幸福不起來。
舉報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