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懼美股“黑色星期一”,中國股市走出獨立行情!布局好時機?港股互聯網ETF(513770)近10日吸金5.59億元
- 编辑:翠圍珠繞網 - 67無懼美股“黑色星期一”,中國股市走出獨立行情!布局好時機?港股互聯網ETF(513770)近10日吸金5.59億元
今日(3月11日),吃喝板塊繼續反攻!反映吃喝板塊整體走勢的食品ETF(515710)早盤低開後全天單邊上揚,截至收盤,場內價格漲1.94%。

成份股方麵,白酒集體上攻,截至收盤,、雙雙大漲超5%,、、等漲超3%,、、等漲超1%。食品ETF(515710)標的指數50隻成份股中有48隻收紅。
值得注意的是,春節後,食品飲料板塊表現顯著優於大盤。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日收盤,春節後(2月5日起)食品ETF(515710)標的指數細分食品指數累計漲幅達到6.93%,顯著跑贏同期上證指數(3.98%)、(3.26%)。

注:細分食品指數近5個完整年度漲跌幅分別為:2020年,91.99%;2021年,-8.3%;2022年,-15.27%;2023年,-19.84%;2024年,-6.12%。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製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曆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資金麵上,吃喝板塊今日獲主力資金大舉湧入。Wind數據顯示,截至收盤,食品飲料板塊獲主力資金淨流入31.26億元,淨流入額在30個中信一級行業中位居第6。

政策麵上,重要報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研報分析認為,報告重點強調大力提振消費、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多措並舉提振消費能力和信心,消費企穩回升或將帶動食品飲料等板塊預期提振。
湘財證券表示,提振消費為今年政府工作任務之首,政策紅利釋放疊加市場信心持續回升,經濟複蘇動能進一步鞏固。食飲板塊憑借其強順周期屬性迎來價值重估機遇:短期看,食飲板塊有望在經濟回暖初期率先啟動修複行情;中長期看,基本麵改善確定性較強,消費升級的長期邏輯依然穩固,看好具備品牌壁壘、渠道深耕能力及供應鏈韌性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從估值方麵來看,Wind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收盤,食品ETF(515710)標的指數細分食品指數市盈率為20.42倍,位於近10年來4.31%分位點的低位,中長期配置性價比凸顯。

展望後市,德邦證券表示,地產數據有回暖跡象,一攬子政策後行業基本麵有望逐漸改善。近期地產數據有回暖跡象,一攬子政策後行業基本麵有望逐漸改善,白酒行業大有可為,建議加大關注2025年白酒投資機會。或可把握三條主線,一是業績確定性較強,有基本麵支撐、渠道把控能力較強的行業龍頭和區域酒龍頭;二是前期有所受損,若需求改善受益較大的;三是受益前期改革,管理提質增效的。
華龍證券表示,提振消費是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發力的重心,大力支持居民增速,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2025年預計貨幣政策以寬鬆為主,疊加各地消費券的發放,在擴大內需的積極政策引導下,食品飲料板塊有望迎來好轉。
認為,降準、降息等政策有望提振消費,食品飲料行業或迎來景氣拐點。經濟複蘇將改善食品飲料需求,春節旺季成行業景氣重要驗證期。建議關注需求改善帶來的盈利機會及估值修複,重點關注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的龍頭企業。
一鍵配置吃喝板塊核心資產,重點關注食品ETF(515710)。根據中證指數公司統計,食品ETF(515710)跟蹤,約6成倉位布局高端、次高端白酒龍頭股,近4成倉位兼顧飲料乳品、調味、啤酒等細分板塊龍頭股,前十權重股包括“茅五瀘汾洋”、、等。場外投資者亦可通過食品ETF聯接基金(A類012548/C類012549)對吃喝板塊核心資產進行布局。
圖片、數據來源:滬深交易所等,截至2025.3.11。
風險提示:食品ETF被動跟蹤中證細分食品飲料產業主題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布於2012.4.1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製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曆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不作為任何個股推薦,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資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隻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根據基金管理人的評估,食品ETF風險等級為R3-中風險,適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適當性匹配意見請以銷售機構為準。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以上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於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征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產品並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以上基金的注冊,並不表明其對本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