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青報談大雪壓塌公交站台:為城市安全管理敲警鍾|公交站台|大雪|合肥_新浪新聞 ...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白雲山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白雲山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蹦極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蹦極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白雲山,廣州人一生中必定會去一次的地方。它可能會出現在你的童年裸照合照裏,也可能出現在小學春夏秋冬遊裏,還可能出現在陪爸爸媽媽、家裏老人爬山的時間裏。而且還是要專門爬上去喝個早茶,也不知道給廣州人下了什麽蠱,周末必定火爆,大家還得流著汗餓著肚子等座位。
說起童年十大“長大以後一定要做的事”,在白雲山跳笨豬跳入選廣州人小時候的願望清單。可能人小膽大,從山上縱身一躍調到山穀的極限運動經常吸引了不少小孩駐足圍觀,一旁的大人則看得心驚膽戰。
然而,當年渴望站上高台一躍而下的小孩長大了,但這個跳台卻沒了。去年,有工作人員說因為開了20多年了,擔心機器會出現事故所以要暫停營業。而在6月1日園區貼出告示稱“因合同到期所以停止營業”,有網友拍攝到大型機器進駐拆掉跳台和附屬結構。
▲圖源水印
其實在疫情後,蹦極區時不時停停開開,也傳出過一些差評。有網友說,這裏的安全員會把遊客推下跳台,因為每天要跳夠200人才能賺錢趕時間,也有網友覺得落差不大體驗感不佳。
作為城市人最容易接觸到的極限運動之一,多少人在這裏上演“社”場麵,多少人在這裏發泄壓力,又有多少人在這裏挑戰自我......
笨豬跳,熱門流量財富密碼Bungee Jumping(蹦極),因為英文發音近似“笨豬”,所以粵語裏翻譯為“笨豬跳”。大概最開始“空耳”的翻譯家覺得如果這人不是這麽蠢,是不會去拿命來玩這種遊戲吧。
雖然這名字不怎麽文雅,但卻是一項浪漫活動,不知道哪位商家如此有才華,把這極限遊戲和愛情捆綁在一起,變成檢驗真愛的機器。這倒是讓“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的鑽石大王直呼內行,像是找到了知己。
那個發明戀愛綜藝節目的韓國特別愛讓嘉賓跳蹦極,滿世界地找著名高危蹦極項目,發誓要用這種強烈的遊戲證明“看!這兩個三唔識七、半路找來當情侶的嘉賓是真愛!”。
傳說用來提高韓國青年結婚率的綜藝節目《我們結婚了》最愛蹦極。這個綜藝節目不僅來中國搞中國版、世界版,還被中國的電視台引進翻拍,在2012年-2014年左右非常火。吳昕、潘瑋柏、劉雯、林心如等人都曾是節目的常駐嘉賓。
▲《我們結婚了》綜藝,圖源網絡
節目內容就是節目組找來兩個不熟但很紅的藝人組成假想情侶,像演偶像劇那樣展現情侶日常橋段給觀眾看。
而在節目中20、30對情侶裏,有接近10對情侶跳過蹦極,不僅在韓國本地蹦過,還跑到澳門跳。估計是中了那句“敢陪你蹦極的人,你就嫁/娶了吧”的蠱,中國藝人也跟著這個套路一個接一個地跳下去。就是張智霖袁詠儀、賭王的兒子兒媳何猷君和奚夢瑤上節目也得跳。
▲張智霖蹦極和何猷君蹦極,圖源水印
哪怕是素人戀愛節目,也不能被放過。
都說“實踐是檢驗認識的唯一標準”,我看在這些戀愛綜藝PD眼裏,蹦極才是檢驗真愛的唯一標準。
當然,也可能因為蹦極是一項隨時“社”的項目,搞笑效果極其強烈。不僅綜藝節目喜歡讓嘉賓跳,而且還要八個鏡頭對焦跳下去的那個人,專門錄製那種堪比“殺豬”的慘叫以及極度扭曲的表情。
▲就是世界冠軍也害怕,圖源網絡
而普通人,可能以極度難看的姿勢跳下去,再被放上社交媒體;
▲圖源豆瓣小組哈哈哈哈哈
又或者幸運地遇上停電,在空中一個小時;
有經驗的網友用血的經驗親切地告誡各位:如果腸胃不好,不要蹦極......好長一道拋物線......
蹦極套餐評論區裏藏著多少辛酸淚,遊客A“欣慰”地寫道:繩子質量很好,商家還多送了10米,五星好評。
蹦極還是一個讓你急速打臉的活動,上一秒還在排隊的你嚷嚷著警告前麵的人:“眼睛一閉不就下去了嗎!拖拖拉拉的幹什麽!”下一秒到自己就邊哭邊罵:“別催我,這很恐怖的好不好!”
有些人,自己不敢跳就算了,還讓豬跳,坐實“笨豬跳”之名之實!豬豬的慘叫劃破天際,景區“嚇豬祭天”說是“祈求豬價下跌,人人有豬肉吃”。當網友和圍觀遊客控訴其殘忍時,景區反手回答:豬沒事很淡定,為了它們著想不會再舉辦,已送到屠宰場大家無需擔心。
▲豬:我不是真的人,但你們是真的狗
而白雲山上的蹦極台,時常在“殺豬”、“殺前男友”、“媽媽呀”以及“我很勇敢”之間來回切換。但由於白雲山的蹦極隻有短短的45米,在“媽媽呀”還沒喊完就開始回彈。
▲圖源水印
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員疑似趕著吃飯和上廁所,在你站上去之後還沒來得及猶豫,他們就會“友善“地送你一程。
或許在幾十年前,白雲山蹦極還是一個新鮮的遊戲,但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攀岩、跳樓機、過山車甚至跳傘都成為常見活動,它也麵臨著經營困難,不得不選擇退出市場了。
夜爬白雲山,成為年輕人的新寵可能你會覺得,白雲山那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不就是一種“老頭樂”?如果這麽想,那就隻能證明你離95/00後的生活太遠了,“夜爬白雲山”正勢不可擋地成為年輕人心中新型打卡聖地。
無論在小紅書還是在抖音,乃至於朋友圈,都能找到打卡白雲山的痕跡。甚至可以靠“夜爬率”來診斷你朋友圈的年輕程度。
▲圖源抖音和小紅書
因為抖音上一條夜爬白雲山的Vlog的爆火,給全國各地的人展示了白雲山日出有多麽壯麗,加入夜爬白雲山大軍的人越來越多。從淩晨三點開始上山已經爭不過別人了,內卷到前一天晚上11點開始上山。
▲圖源水印
最佳的看日出地點在摩星嶺,但白雲山公園方擔心人太多就開始限流,因此光爬上去不行,要趕在前500名拿到最後登頂的資格才能上到摩星嶺。一路上越往後路越陡,而且山上溫度比地上冷,走路的時候風都是呼呼地往耳邊吹,而且人還不少。
好不容易登上了山,熬了一夜,等日出的時候多少講點運氣,就像是大型拆盲盒現場,可能遇到大霧多雲的天氣看不到日出,也可能突然來個轉折大霧過後彩霞滿天。
▲圖源小紅書用戶
大部分登山的都是情侶、朋友一起組團或者愛好者協會組織,一群人邊聊天邊慢走確實很減壓。雖然淩晨的山頂可能接近0度,登頂的人群熙熙攘攘沒法睡覺也沒什麽位置坐著,但是日出時大家一起歡呼那一刻確實讓人覺得一切都值得。
▲圖源公眾號舒適圈er
這種活動可以說是列入長輩黑名單頭幾名的活動,“媽見打”、“爸睇癲”的行為,很多人不能理解到底為什麽要辛辛苦苦地不睡覺去爬山。小紅書上也不乏”勸退指南”,什麽山頂過夜冷瘋、排隊人群長到看不見盡頭,和上千人一起看日出,裏三層外三層地搶最佳拍攝點等等,但向往看日出的人群依然勢不可擋。
▲圖源小紅書用戶
有人說這是一種跳出舒適圈的舉動;有人說晚上的白雲山能聽見昆蟲鳴叫、樹葉搖擺的聲響,是舒緩白天壓力的自我療愈;也有人就是想真實地體驗別人口中“不枉此行”的感受,獲得獨一無二的浪漫感。
很多時候,人過了某個階段就不會做一些看著很吃虧、沒有具體用處的行為,打卡日出後的白雲山,大多數人是嗤之以鼻的。但做一些不實際卻很滿足的行為,讓程序化的生活多點意料之外,這不正是人們常說的,給生活一點儀式感嗎?
各位自己友,
你們怎麽看“夜爬白雲山”這件事?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們的看法!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