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哈同花園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哈同花園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打拚60年的上海猶太首富,收養1600位學生遍及天下,如今怎樣?
中國有句古話是這樣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意思就是說,如果上天將要給你一份非常重要的職責,必將先讓你經曆很多磨難。在很多成功人士的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的經曆,很少有人會獲得一蹴而就的成功,不勞而獲的東西更是轉瞬即逝。隻有腳踏實地,經曆了別人沒經曆的,吃過了別人沒吃過的苦,才能得到別人所得不到的輝煌。
人的一生有非常多的選擇,在人生的岔路口,有的人麵對一時的失意會選擇放棄,從而一生窮困潦倒。但是有的人會逆流而上,直麵生活的暴擊,最後給自己贏來了一生的安逸和富有。
有這樣一個人,他基本會見過中國近代史上所有的大人物,他和袁總統喝過咖啡,和孫先生品過茶,曾經的上海灘,哈同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是這樣一個能在上海如此繁榮複雜的商業圈叱吒風雲的人物,也正驗證了一句話:英雄不問出身。想當年,剛剛狼狽上岸的哈同僅僅23歲。
從一貧如洗到上海富豪,他經曆了什麽?
人的一生又有幾個二十年呢?剛剛來到上海23歲的猶太人哈同,身上隻有六個銀元,他的到來無疑就是上海又多了一個無名小卒,為了生計不得不奔波。說到猶太人,我們不得不感歎一下,猶太民族的不屈不撓和民族智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無產階級領導者馬克思,還有著名畫家畢加索都是猶太人。而哈同也是憑借著猶太人先天就有的聰明才智,在上海一打拚就是60年。
哈同出生在一個猶太的貧困家庭中,父親去世的時候,他隻有六歲,為了吃上飯,每天隻能靠著撿破爛,收垃圾,撿煤球為生,這樣狼狽不堪的日子他過到了23歲。
可能是正值青春年少,一腔熱血的哈同不想自己的一生就這樣暗無天日,所以他拿著六塊銀元隻身來到了繁華無比的上海灘,剛來到上海沒有資源沒有人脈,隻能靠舅舅托朋友給自己找了一份在上海老沙遜洋行當門衛的工作。
除了做門衛,他每天還負責洋行的清潔工作,雖然非常辛苦,但是哈同總算是有了一個落腳的地方,洋行當時最暴利的生意就是鴉片,物以稀為貴,每天來排隊買鴉片的人,簡直是人山人海,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顧客需求量大,所以作為門衛的哈同看到的賺錢的商機。
他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給這些客人賣"撥號費",從中他能賺到不少錢,平時工作的時候兢兢業業,因為除了勤奮刻苦,哈同一無所有,在一年之後得到老板的賞識,哈同升職做了業務管事。當然這是因為他幫助大老板搶來了客戶才得到的機會。升職之後他更是辛勤的跑業務拉客戶,按著自己的薄利多銷的理念在同行中小有名氣。
後來他發現上海人還在使用桐油燈的時候,洋人已經用上了煤油燈,所以他又開始利用下班時間研究怎麽靠賣燈掙錢。幾年的打拚,讓他在上海終於為自己買了一棟二手的房子,時間眨眼間過又過去了六年,三十歲的哈同已經是地產部經理了,憑借著自己獨特的經營理念,當時的他已經完全可以在上海立足。
他開始為自己添置家產,在當時他已經算是舊上海的一位富豪,不僅擁有南京路的大半條街,還有一千多套房子,和幾百畝土地。雖然已經不再是當初那個一貧如洗的青年,但是他依舊秉承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從不揮霍自己的血汗錢。合理的投資和理財也是哈同的必備技能,就這樣一路的打拚,讓他從一貧如洗到現在的腰纏萬貫。
賢內助的突然到來,為他指明人生的方向
在哈同的事業達到了一個高潮的時候,有一個中法混血的姑娘闖入了他的生活。羅迦陵是一個出身悲催的風俗女子,父親是法國水手,來到中國之後和母親有了她,後來又拋妻棄子回國去了。她的母親也在很早就過世了,迫於生活的無奈她隻能選擇走上了風塵之路,給一些洋人水手做妓女。直到遇見了命中的真愛哈同她的人生才開始了新的篇章。
哈同從23歲做門衛,賣油燈,到十年後成為了遠東第一富豪離不開這位有遠見的賢內助的幫忙。兩個人剛結婚不久,羅迦陵就勸哈同不要再做鴉片生意了,畢竟作為一個中國人,鴉片是禍害自己同胞的,這種黑心生意不能做。
後來哈同聽了妻子的建議,選擇專心於當時另一個暴利的行業就是房地產。因為有著豐富的社會經驗,羅迦陵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社交達人,受到當時太後的賞識做了義女,從而和皇家有了千絲萬縷的聯係,這也大大的幫助了丈夫哈同的房地產生意。
但是後來中法戰爭清政府勝利之後,大批洋人紛紛離開上海避難,上海的房價也是跌到了低穀,哈同當時也想去香港躲避風頭,可是遭到了妻子的反對。妻子把所有自己的家當全都變賣,在上海最低價的時候,幫助哈同購置了一大批房地產。
後來中法簽訂條約之後,上海租借的商業圈再次迎來了鼎盛,也正是因為當時的破釜沉舟,才讓哈同在這次徹底的成為了上海金融中心的風雲人物,事業走上了人生的巔峰。後來"紅木鋪地"也是在妻子的建議下修建的,羅迦陵真的是哈同人生的貴人,在很多事業的重要選擇麵前,都幫助哈同做了最正確的判決。如果問,為什麽哈同可以從一貧如洗到億萬富翁,那麽羅迦陵的幫助就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慈善事業從未停止,他們的人生後二十年
哈同和羅迦陵兩個人一輩子沒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他們的一生收養了二十幾位孤兒並且把他們全都撫養成人。夫妻兩人對於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的重視,在他們人生的後二十年中,他們舉辦了義務教學和女子學堂,專門麵對那些沒有錢去上私立學校的窮人家孩子,給他們提供了很多學習的機會,後來他們還建立了一所全日製學校,從小到大的所有課程所需要的費用全都是夫妻兩人承擔。
他們前前後後一共這樣培養了1600名學生,有中國人也有外國人,學成之後他們如蒲公英的種子一樣向世界發散,為中國革命和世界各地的發展起了很大幫助。就連徐悲鴻,王國維等非常有名望的人都曾是哈同花園內倉聖明智大學的學生。
對於公益事業他們也從未懈怠,國難來臨的時候他們從不吝嗇自己的資產,還經常舉辦賑災活動,還會為貧困的老百姓發放糧食。哈同和羅迦陵兩個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場奇跡,兩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最後麵成了金字塔的頂尖人物。
想知道: 上海市哈同花園在哪?
上海市哈同花園地址就是現在的上海展覽館:
地址:(靜安區延安中路1000號(近銅仁路)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